物流企業在運作與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更新時間:2022-05-18
第一,服務功能不全,增值服務薄弱。大多數第三方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相關的包裝、加工、配貨等增值服務不多。大多數企業不能根據客戶和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進行運營,不能為客戶提供高水準、系列化、全流程的一體化增值服務,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
第二,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結構性失衡。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經營特征以及觀念、體制等方面的差異,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以及不同所有制行業間,對第三方物流服務的需求,不論是需求規模還是需求層次,都存在明顯的差距,由此導致了我國第三方物流業發展的地區性、行業性和所有制方面的失衡。
第三,物流資源高度分散,供需之間存在偏差。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數量眾多,但是規模小、整體實力不足、社會物流資源分散,致使規模經濟效益難以發揮。
第四,服務成本偏高,服務功能單一,客戶滿意度較低。對第三方物流服務不滿意的原因首先是物流成本高,其次是信息及時性和準確性差,企業對第三方物流服務成本的抱怨已成為當前影響物流外包的主要原因。
第五,中高級物流管理人才匱乏。目前我國物流企業的從業人員仍有相當一部分專業素質較低,難以達到現代物流服務所要求的業務標準,特別是具有先進技術、管理理念和豐富經驗的中高級專業人才相當匱乏。
綜上所述,從整體上看,目前我國物流企業規模不大,服務水平不高,
第三方物流還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或某一個環節上,沒有實現從原材料供給到商品銷售整個供應鏈的全程服務,特別是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服務。物流企業和資源的整合是物流業的發展方向,不同類型物流企業之間的聯盟合作將得到加強,并且供需關系的合作會更加緊密。而鐵路物流中心的建設恰恰可以完善企業物流功能、共享企業管理與物資資源、降低物流成本、實現規模效益,為我國物流企業加快發展提供一個良好平臺。這對急于提高物流服務水平,實現網絡化服務、進行優化資源整合的中國物流企業來說是十分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