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發展現狀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從國外引進“物流”概念,20年代開始啟蒙及宣傳普及,90年代物流起步,本世紀初物流“熱”開始升溫。泉州到天津物流公司根據我國物流現狀和目前蓬勃發展的趨勢來看,可以說,我國的物流已經步人了一個嶄新發展階段。
1.現代物流的發展開始受到重視
近幾年來,我國部分省市政府開始認識到物流對于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投資環境以及提高地區經濟和工商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性,已把發展現代物流作為一項涉及經濟全局的戰略性問題來抓。以天津、上海、深圳、山東為例,為了使地區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三市一省”都從戰略高度出發,把發展現代物流作為經濟騰飛的重要措施和支撐點之一。
許多省、市對發展現代物流高度重視;近期,在這些省、市發展計劃委員會的領導下,明確提出了“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建議中明確指出:現代物流業發展水平正成為衡量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發展現代物流是再創本地區發展新優勢的重要舉措;發展現代物流是本地區信息化、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的加速器。
2.一些工商企業開始重視物流管理
我國一些工商企業已開始認識到物流是企業降低物資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之外,能夠使企業增加效益和增強競爭能力的“第三利潤源泉”,不斷強化企業的物流管理,并取得了明顯的收效。
例如海爾集團,把物流能力擺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位置,實施企業流程管理再造工程,將集團的采購、倉儲、配送和運輸等物流活動統一集中管理,成立了物流推進本部,下設采購事業部、配送事業部和儲運事業部,對物流業務和物流資源優化重組,從而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一些商業企業為集中精力進行銷售,擴大市場占有率,將產品的進貨、儲存和配送統一由自己的物流系統完成。例如,以111億元的銷售額列于“中國連鎖業百強”之首的上海聯華超市,其智能型配送中心的倉儲面積達3.55萬m2,停車場地達13萬,前后兩個裝卸區可供25輛大型車輛同時進出配送貨物。該中心采用了計算機管理和機械化操作,配送中心根據各超市網上傳遞的要貨單,經計算機處理后,向各樓層發出指令,各樓層按指令配貨到集散地裝車,中心實施24h服務,同時為30家超市配送,做到40min送到門市部,實現了快速、高效的配送服務,日吞吐商品已達到7.8萬箱,配送效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3.一批運輸、倉儲及貨代企業逐步向物流企業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對物流認識的深化,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一大批運輸、倉儲及貨代企業,為適應新形勢下競爭的需要,正努力改變原有單一的倉儲或運輸服務方向,積極擴展經營范圍,延伸物流服務項目,逐漸向多功能的現代物流企業方向發展。
4.國外物流企業開始進入中國
由于我國物流企業的經營規模、管理技術和管理水平相對落后,其服務質量還很難滿足一些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對高質量物流服務的需求,因此,近幾年來國際上一些著名物流企業普遍看好我國的物流市場,陸續進人我國,在我國許多地方開始建立物流網絡及物流聯盟。這些國外物流企業運用國際成功的物流服務經驗,為客戶提供完整的綜合物流服務。
另一方面,這些物流企業的服務對象,大都是在我國境內的中外合資或外商獨資企業。這種結合方式,形成了在我國境內兩個外資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
5.一些物流企業開始重視物流服務質量管理
物流的本質是服務,物流服務質量是物流企業生命的保證,它直接關系到物流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成敗。我國的一些物流企業開始把提高服務質量作為與國際接軌、進人國際物流領域的入門證。它們把質量保證思想運用到物流運作中,確立物流質量管理的關鍵要素,將每項要素的具體標準及要求匯編成《質量管理手冊》,還專門設立了質量管理部,具體落實貫徹《質量管理手冊》,使每一項業務運作從作業開始就實施質量控制和跟蹤,保證了業務運作質量穩定可靠。
6.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已逐步在物流業務中運用
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物流活動中開始應用了計算機網絡技術。1995年,國際互聯網在商業領域開始獲得應用,這使得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有了突破性進展,也促進了我國以網絡物流為基礎的物流業的迅速發展。利用互聯網和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工廠及其各供應商可隨時查看最新交易狀況以及庫存結構和數量,使物流總體效益逐步趨向最優化。
7.為電子商務提供服務的物流企業有了發展
電子商務,是指通過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來完成商品交易等一系列商業活動的一種商品流通方式。目前,我國已出現了為電子商務服務的以高科技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它們充分利用互聯網、無線通信和條形碼等現代信息技術,以代理的形式,對物流系列實行統一管理,建立了全國性的、快速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專門服務于電子商務的物流服務系統,為客戶提供便捷的網上物流交易商務平臺。
8.物流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
隨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物流理論界不僅將國外先進的物流理論和經驗向我國做了大量介紹,同時還借鑒國外物流理論研究成果并結合我國的實際,在物流系統建設、物流規劃法、物流企業的發展戰略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對我國物流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國物流技術研究也取得了長足進步。例如,開發了激光導引無人運輸車系統、巷道堆垛機、機器人穿梭車等技術,同時在物流信息技術和物流管理技術、網上倉庫管理信息系統和汽車調度信息系統、衛星定位系統、配送物流系統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水平的差距還很大,與加人WTO以后新形勢的要求還差得很遠,亟須解決的問題還相當多。這主要表現在觀念障礙、體制分割;第三方物流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物流技術裝備落后,資源整合較差;特別是大多數生產制造企業還在朦朧之中,尚未覺醒。而美國、歐洲和日本卻恰恰是生產制造企業最先重視物流,由這些物流的主體帶動了國家物流產業的發展。所以我國物流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除了物流基礎設施、通訊網絡外,就是生產制造企業是否大部分實現了物流現代化。泉州到重慶物流公司只有大部分生產制造企業切實重視了物流管理和物流技術,我國的物流才可以說是真正發展起來了。